400-608-2558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智能体”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自主决策与场景化部署能力,正成为AI技术从理论突破走向产业落地的核心载体。2024年12月,教育部为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新增40个专业,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作为17个职业本科专业之一被正式列入。
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超90%。此外,2025年9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
这一系列政策密集部署,为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2024年以来,AI大模型发展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优化。DeepSeek、OpenAI的GPT-4.5、谷歌的Gemini2.0、智谱ChatGLM、百度文心、阿里通义千问等主流模型在逻辑推理与工具调用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智能体架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推动产业对工程化落地人才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是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绕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智能体工程技术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于2024年12月正式列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属于电子与信息大类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为310105,学制通常为四年,毕业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与传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相比,其独特性在于以 "智能体系统" 为核心研究对象,聚焦从架构设计、开发实现到运维优化的全流程工程能力培养。更侧重工程实践与产业适配能力的塑造,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掌握核心知识:掌握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智能体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具备实践能力:具备智能体系统设计、开发、测试、部署与维护等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体系统的开发任务。
3、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智能体工程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
4、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将成为具备智能体工程技术核心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能够胜任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部分:
1、基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2、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导论、深度学习、智能体原理与设计、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体系统开发与部署等
3、实践课程:智能体系统设计实验、智能体系统开发与测试实验、智能体系统部署与维护实验、智能体工程实践项目等
智能体技术的产业应用爆发直接催生了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1、产业需求痛点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面临“技术易得、工程难求”的困境:大模型技术本身日趋成熟,但能够将其转化为稳定、可靠、高效的企业级智能体系统的工程实施与集成人才缺口显著。从技术链角度看,智能体开发不仅需要算法知识,更要求工程实现能力,包括智能体架构设计、工具调用、多智能体协作等。从应用场景看,金融风控、智能制造、智能客服等领域已形成明确需求,企业期望AI工程师能将AI能力与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并量化提升功能性能(如响应速度、准确率等)。这直接拉动了对智能体系统架构设计与运维优化人才的需求。
2、就业岗位方向
结合智能体产业价值链,毕业生可适配三类核心岗位:
开发类岗位:包括智能体设计师、智能体工程师、智能体系统工程师、工具链开发工程师、多模态交互开发师等,负责智能体架构搭建与核心功能实现;
运维类岗位:如智能体运维工程师、智能体训练师、合规测试专员等,承担系统监控、故障排查与合规性保障工作,需熟悉我国《数据安全法》及生成式 AI 备案要求,确保智能体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合法合规;
行业应用类岗位:面向特定领域的智能体定制开发,如制造企业的设备运维决策智能体、零售企业的营销智能体等,需掌握行业知识与技术应用的结合方法。
从发展前景看,随着 "人工智能 + 行动" 的深入推进,智能体将向多智能体协同群、"智能体即服务" 模式演进。作为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桥梁,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的设立,是中国高等教育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浪潮,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一步。虽然其作为独立专业的普及之路刚刚开启,但其所代表的知识与能力,预示着一个以智能体为核心的全新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未来有望成为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核心支柱专业,为我国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关键人才支撑。
美林数据凭借二十余年的产业实践积累与技术沉淀,正以 “产教融合” 为纽带,为高校提供专业建设的全链条支持,助力培养更多复合型AI数据人才,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果您的学校正计划申报或建设智能体工程技术专业,欢迎与我们联系,探索定制化的合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