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准是关于数据的标准化的定义的内容?
数据标准是数据管理应该遵守的标准规范?
数据标准与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等同吗?
数据标准是企业层面发布的管理规范?
数据模型成果物,也是数据标准?
……
从事数据管理的企业对于数据标准的把握有诸多疑问。企业数据管理的过程中总提到数据标准,数据标准的含义是什么?数据标准的成果物是什么?数据标准是否可以等同管理规范?数据标准在哪里落地呢? 数据标准的价值是什么呢?
01、数据标准的【概念】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GB/T36073—2018中数据标准的定义是:数据的命名、定义、结构和取值的规则。侧重数据标准的内容,包括命名、定义、数据类型、取值相关的约束规则等。
《华为“数据之道”》中数据标准是定义公司层面需共同遵守的属性层数据含义和业务规则,是公司层面对某个数据的共同理解,这些理解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作为企业层面的标准在企业内被共同遵守。
信通院《数据标准管理实践白皮书》(2022年)中定义是:数据标准(Data Standards)是保障数据的内外部使用和交换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规范性约束。则侧重数据标准发挥的作用是确保内外部使用和交换的一致性、准确性。
也有一些关于数据标准的更多解释:
数据标准是各部门之间关于通用业务术语的定义,以及这些术语在数据中的命名和表示方式的协议。
数据标准是一组数据元的组合,可以描述如何存储、交换、格式化及显示数据。
数据标准是一组用于定义业务规则和达成协议的政策和程序。
数据标准是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一种共同语言。数据标准是用于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单一数据集,是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
实际上,不同的场景下谈数据标准,确实会有不同的含义及所涵盖的管理活动范围。此处我们以国标DCMM定义的数据标准为准:数据的命名、定义、结构和取值的规则,包括:业务术语、主数据、参考数据、数据元、指标数据。
02、数据标准的【实例】
通常从业务、技术、管理视角对各类数据标准进行描述,各企业需要基于自身的管理要求定义各类标准的描述规范,可理解为《数据标准的描述规范》,也是数据标准的元数据内容。
业务视角:用于统一业务侧语言和理解,明确定义每个属性遵从的业务定义和用途、业务规则、同义词,并对名称进行统一定义,避免重复。
技术视角:对IT实施形成必要的指引和约束,包括数据类型、长度,如果存在允许值,也需要对每个允许值、以及范围等进行明确的限定。
管理视角:明确各业务部门在贯彻数据标准管理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包括业务规则责任部门、数据维护责任主体等。
以下给出一些企业需要输出的标准实例作为参考:
1. 业务术语
业务术语:是组织中业务概念的描述,包括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术语定义等内容。
业务术语管理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形成业务术语字典,对业务术语的创建、维护和发布进行统一的管理,进而推动业务术语的共享和组织内部的应用。
2. 主数据
主数据:主数据是组织中需要跨系统、跨部门进行共享的核心业务实体数据。主数据在组织内部应具有唯一、准确、权威的数据源。
主数据的标准除了属性标准以外,也包括CU矩阵、编码规则、关键属性的约束规则集成规范等内容。主数据管理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主数据的申请、审核、 生效、停用、变更、失效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旨在实现主数据跨系统的同源一致、共享使用,促进主数据的共享流通。
3. 参考数据
参考数据:对其他数据进行分类和规范的数据。参考数据的标准包括参考数据的定义以及枚举项的编码、值。
参考数据管理需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管理职责。
4. 数据元
数据元: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数据元标准需要通过组织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数据元标准的创建、变更和发布的管理要求,形成组织级数据元标准目录。
5. 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指标数据是组织在战略发展、业务运营及管理过程中,用于衡量某一个目标或事物的数据,一般由指标名称、描述、规则等元素组成。
指标数据管理需要通过组织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组织内部经营分析和外部流通共享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化定义、采集和应用及监控的全流程管理。
数据标准的核心在于其落地应用。那么,数据标准是如何落地到业务系统?数据标准和标准体系是否是一回事?我们下期见 ~ ~